

其他資訊
非凡的面相,
過人的意志,
遠大的抱負,
曹操得以崛起。
一統天下的野心,
卻在赤壁遭受挫折,
僅能雄霸北方,
留下三國鼎立的遺憾。
江山流轉,
近百年的分裂也終將結束,
西晉一統三國,
三國的分合,
盡在《三國志》。
相關的人物
以《三國志》名留千古的陳壽,少年時向誰求學?他的《三國志》是以誰的著作為基礎?又得到誰的欣賞和補充呢?
陳壽
陳壽(233~297年),字承祚,生於三國時代蜀國。西晉統一天下後,他便擔任編寫史書的官職。當時已經有人寫出魏、吳兩國的史書,但還沒有蜀國的史書,於是陳壽在前人基礎上,搜集新的材料,寫成《魏志》、《吳志》和《蜀志》,後人把它們統稱為《三國志》,到北宋時才將三本合刊。後人在他的故鄉南充蓋了萬卷樓來紀念他,下圖就是在萬卷樓前的陳壽像。
譙周
三國時代蜀國的有名學者,精研六經,通曉天文。他是陳壽少年求學的老師,和陳壽一樣也是南充人。當魏國攻打蜀國時,是他勸劉禪投降,好讓百姓免於遭受戰火的侵襲。之後魏王好幾次想賜給他官位和財富,但譙周全都拒絕了,為人敦厚正直。
裴松之
東晉南朝宋之際的史學家,南朝宋開國君主宋武帝非常賞識他,提拔他成為重要的朝廷官員。之後因為宋文帝認為陳壽的《三國志》內容說得太過簡略,所以命令裴松之為這本書作注解。他收集了一百四十幾種的材料,對《三國志》的記載進行說明、補充或辯論,使後人對三國的歷史有更多的理解。
王沈
三國時期在魏國擔任撰寫《魏書》的官職。當時魏國裡真正握有政治大權的是想篡位當皇帝的司馬昭,真正的皇帝曹髦想發動攻擊,奪回權力,於是偷偷把計畫告訴王沈,但他卻向司馬昭告密,導致計畫失敗。他寫的《魏書》也因為偏袒司馬昭,評價不是很高。
魚豢
三國時期曹魏朝代的人物,晉朝統治後不願再作官。因為對於歷史的濃厚興趣,所以自己撰寫了有關曹魏歷史的一部史書,名叫《魏略》。後來裴松之在為《三國志》作注解的時候,引用《魏略》的地方最多。
諸葛亮
三國時代蜀國的重要功臣,輔佐劉備,奠定蜀國的基礎。蜀國因此可以和曹、吳兩國勢均力敵,天下因此成為三國鼎立的局勢,留下了許多大家耳熟能詳的精采事蹟。陳壽在撰寫《三國志》前,曾經先寫了《蜀相諸葛亮集》,嶄露他的歷史才華。圖為明朝《孔明出山圖》,描繪劉備三顧茅廬後,諸葛亮終於答應出山輔佐劉備的情景。
本書特色
關於【經典少年遊】
少年需要遊經典。
經典需要少年遊。
●先出版一百種中國經典,共分八個主題系列:詩詞曲、思想與哲學、小說與故事、人物傳記、歷史、探險與地理、生活與素養、科技。
●一個主題系列,按時間順序來選擇代表性的經典書種。每一個主題系列,邀請相關的專家學者擔任編輯顧問,提供從選題到內容的建議與指導。
●孩子讀完一個系列,可以掌握這個主題的完整體系。讀完八個不同主題的系列,可以不但對中國文化有多面向的認識,更可以體會跨界閱讀的樂趣,享受知識跨界激盪的樂趣。
●每一種書,都包括兩個部分:「繪本」和「讀本」。
●繪本在前,是感性的、圖像的,透過動人的故事,來描述這本經典最核心的精神。小學低年級的孩子,自己就可以閱讀。
●讀本在後,是理性的、文字的,透過對原典的分析與說明,讓讀者掌握這本經典最珍貴的知識。小學生可以自己閱讀,或者,也適合由家長陪讀,提供輔助說明。
2012年8月,首先推出【詩詞曲】主題,共十五種書。由葉嘉瑩教授(天津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審閱。
作者簡介
子魚
本名孫藝玨,臺灣省臺南市安平人。一個愛說故事、愛寫故事、關心孩子、愛兒童、活潑、開朗、幽默、喜愛運動、頭腦天馬行空、跳躍思考的人。一個文學創作者,一個說演故事的人,一個教寫作的人,一個分享閱讀的人。
繪者簡介
Summer
愛貓妹紙兼宅女一枚;
控甜食,愛手繪,愛曬太陽,愛吹海風;
喜歡帶著畫板沒有目的的行走,喜歡隨時隨地,開始畫畫;
不愛講話,畫畫就變成了表達自己的方式,快樂畫畫,悲傷也畫畫;
擅長兒童插畫。
作者: 子魚
新功能介紹- 繪者:Summer
-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新功能介紹 - 出版日期:2013/04/29
- 語言:繁體中文
其他新聞
▲位於沖繩島中西部的北谷町是家庭出遊的熱門選擇。(圖/Booking.com提供,下同。)
旅遊中心/綜合報導
暑假期間許多家庭計畫帶著大小朋友來趟親子旅遊,不管國內外旅遊,只想找個地方好好度假享受難得的夏日天倫之樂,不過大家究竟最喜愛去哪裡玩呢?線上訂房網站根據台灣旅客住宿推薦,選出了國人最愛5大親子旅遊目的地。
綜觀榜單台灣親子旅遊在目的地選擇上最重視便利性,帶著一家大小的行囊自駕是最方便也最省事的旅遊方式,而搭飛機僅需要75分鐘的日本沖繩,不僅有美麗沙灘和湛藍海水,租車自駕也非常方便,豐富水上活動與自然景緻的「沖繩恩納村」與「沖繩北谷町」都是熱門旅遊地。
▲南投的老英格蘭莊園讓人有在國外度假的錯覺。
國內旅遊則是由宜蘭礁溪獲選第三名,南投魚池鄉的自然景觀與原民文化及擁有青青草原與綿羊的仁愛鄉分別位居第四、五名,看來爸們帶著小朋友出門旅遊,果然還是喜歡上山下海,在大自然美景中度過快樂暑假。
*台灣人最愛五大減肥方式比較親子旅遊目的地排行榜:
1沖繩恩納村
2沖繩北谷町
3宜蘭礁溪鄉
4南投魚池鄉
5南瘦肚子的骨盆瑜伽投仁愛鄉
#NEWS_CONTENT_2#
▲在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院長黃致錕協助下,呂先生共減去135公斤,是目前黃院長病患中減去最多體重的病人。(圖/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提供)
記者林悅/南市報導
38歲新竹呂姓男子於2013年因體重高達250公斤,求助於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院長黃致錕,經2次減重手術,減重135公斤,讓呂男重拾健康與信心,目前事業與愛情兩得意,黃致錕院長表示,許多疾病,包括肥胖,並不需要拖到最後一刻再來手術。
台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界定國人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27,即屬於肥胖族群,台南市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最常治療之國內病人BMI多介於30~50之間,這些病人都可透過一次性減重手術回復到標準體重範圍,但若是BMI大於50以上的俗稱超級大胖子的『超級肥胖』族群,要怎麼處理呢?
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院長黃致錕指出,台灣對於肥胖的就醫習慣,多是拖到最後一刻,直至身體有嚴重疾病,才會想到來醫院求助。許多病情會因此延誤與增加醫療開銷以外,病人也一直在忍受不必要的痛苦。超級肥胖患者,就是典型的例子,這類病患除了體重更高,更常伴隨許多複雜的肥胖相關併發症,這些病患在手術困難度、複雜性、手術技術以及手術風險上,相較於BMI32至50的病人,更多了許多醫療風險與醫療花費,所以我們需要強調國人『預防醫學』觀念,許多疾病,包括肥胖,並不油切酵素實驗需要拖到最後一刻再來手術。
雖然減重手術的減重效率極佳,通常長期的減重效果也能維持的很好,但是還是有少部分病患會需要第二次的「重建手術」,依據該中心統計至今4千多名減重手術病患,約有5%需要進行「二次手術」,原因可分為以下幾種:一、術前屬於超級肥胖患者;二、手術後體重下降不理想或是復胖;三、他院減重手術失敗;四、減重手術副作用。
其中超級肥胖患者,因原本體重過高,第一次的減重手術,對於體重下降效果常常有限,因此減重重建手術,便是提供此類病患二次手術,讓病患能更有效減輕體重與提高肥胖併發症緩解之效果。
▲呂先生求醫時體重250公斤,在呂母陪同下南下台南就醫。(圖/記者林悅翻攝)
黃致錕院長指出,呂先生於3013年求助,當時他身高175公分、體重約250公斤,其BMI高達81;他人生體重的高峰為280公斤(BMI為91),並嘗試過許多減重方式,如:內科減重雞尾酒療法、胃內水球、自我運動與飲食控制等等..但最後都宣告失敗,而且併發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脂肪性肝炎。
之後因姐姐朋友為該中心減重成功之術友,因緣際會,為了讓呂先生重拾健康,便勸說呂先生應該接受減重手術。當時一家人為了想辦法把呂先生"載"到醫院,姐姐的朋友借了一台9人座車,且需拆掉後方全部座椅,才能順利把他載到醫院求醫助。呂母跟著他到醫院時,也說讓他成功減肥是當母親唯一也是最大的願望。
呂先生屬於超級肥胖,醫療團隊先讓呂先生住院接受2週飲食控制減去20公斤後,於2013年10月接受胃繞道手術。到2015年底手術後2年,呂先生體重下降90公斤後,到160公斤而進入平原期,而此時呂母也病過世。呂先生為了完成母親的生前的心願和身體的健康,請黃院長再替他進行二次重建手術:『遠端腸繞道手術』,之後呂先生體重又開始繼續下降到現在115公斤,目前體重仍持續下降中。
從2013年開始治療迄今4年,呂先生共減去135公斤,是目前黃院長病患中減去最多體重的病人。現在的他已經有了自己『阿弟仔烤鴨捲餅』的事業,也交了女友,事業與感情正穩定發展中。
黃致錕院長指出,減重手術之二次手術因為腹腔內腸胃道已經接受過一次手術,手術的複雜度與不確定性升高,就統計數據來看,手術併發症也較第一次手術升高,因此國際上都建議必須以高手術量與高品質的中心執行最為安全。
FD4317FAE23F58CD